0551-6878 8887
北汽某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(证券简称:某田汽车)于8月14日发布公告称,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北京福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、北京某达信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根据税务机关要求开展税务自查,发现2022年至2024年期间需补缴增值税、企业所得税及其他税金和滞纳金,合计金额2883.28万元。
公告显示,截至披露日,相关税款及滞纳金已全部缴纳完毕,且未涉及税务行政处罚。
根据《企业会计准则》规定,此次补缴事项不构成前期会计差错,无需追溯调整财务数据,相关费用将计入2025年度当期损益,预计影响公司2025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83.28万元。最终影响金额以年度审计结果为准。
税务严查下这几种情形要小心了,查到必罚!
一、企业所得税收入与增值税销售额不一致
企业所得税收入小于增值税销售额的部分占比超过10%,即(增值税销售额-企业所得税收入)÷增值税销售额>10%,这种企业可能存在少记、漏记收入、延迟确认收入的情况。
二、库存异常
如果企业(期末存货-当期累计收入)÷当期累计收入大于50%,企业存货可能存在账实不符,隐瞒收入。
三、多列或少列工资
有些公司为了多抵税或少交个税,人为调节工资。企业自查时,可以看申报的企业所得税工资与个税工资是否一致。
四、应纳税额处于临界点附近
一些企业为了享受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优惠,随意调整应纳税所得额。比如,实际应纳税所得额310万元,调整到300万元。
如果企业应纳税所得额长期接近临界点,尤其收入和成本都很高的情况下,企业很有可能存在隐瞒收入、虚列成本调节利润的情形。
五、应收账款/应付账款异常
1.如果企业当年新增应收账款或应付大于销售收入的80%
企业赊销业务占比太大,缺乏现金流但还能存活,存在隐瞒收入的可能性。
2.如果企业当年新增应付账款大于销售收入的80%
应付账款过大,说明企业很多业务购货不付款,不符合常理,可能存在购买虚开发票的情形。
六、预收/预付账款异常
如果当年预收账款余额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20%(即当年预收账款余额÷销售收入>20%),说明企业收到了很多款项,但没有发货,不符合常理,可能存在企业已经发货,但不确认收入的情形。
如何面对税务稽查
当接到税局的电话,或者《税务检查通知书》突然送到手上,是不是瞬间冒汗?税来税往告知您,千万不要慌、不要慌、不能慌!
(一)摸清税务稽查的来龙去脉
企业被税务部门盯上,往往不是偶然。要么是系统预警触发了风险扫描(比如研发费用异常、大额咨询费不合理),要么是被上下游牵连(比如进项发票暴雷),甚至可能是被人举报。
自查通知——意味着税局已经发现了异常,给你一个“自证清白”的机会。这时候千万别应付了事,必须拿出真凭实据。
协查通知——通常是上游发票出了问题,企业得赶紧调整账务,补缴税款。关键是要证明业务真实性,避免被扣上“恶意接受虚开”的帽子。
稽查立案——说明税局已经掌握了实质性证据,可能涉及偷税、虚开等违法行为。这时候企业必须谨慎应对,目标是降低罚款、滞纳金,甚至避免案件升级到刑事责任。该认的认,该补的补,但每一步都要有策略,绝不能乱说话、乱签字!
(二)如何正确应对?
业务真实性是生死线
买票、虚开、虚构业务?2024年税务稽查的重点行业(建材、运输、网红等)已经用血淋淋的案例证明——这条路走不通!
数据一致,逻辑闭环
税局查的不只是账本,还会比对合同、资金流、物流,甚至实地走访仓库、车间。任何模棱两可的回答,都会让税局更加怀疑。
态度配合,但别被带节奏
稽查人员经验丰富,见过各种“聪明”操作。不要试图糊弄,但也别轻易被诱导承认不该认的事。
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
稽查不是靠“找关系”就能摆平的。税务律师或专家能帮你守住法律底线,在合规框架内争取最优解。
税务稽查不可怕,可怕的是老板毫无准备、心存侥幸、乱找关系、胡乱出招。
记住:摸清流程、守住底线、找对方法,才能让企业在合规路上走得稳、走得远。